首页 / 种槟榔 / 抚管热点 / 槟榔园台风暴雨后栽培管理要点

槟榔园台风暴雨后栽培管理要点

发布时间:2020-10-16浏览量:344

一、台风暴雨天气对槟榔有哪些影响

台风暴雨天气后,容易造成槟榔园水土流失,积水,树体倒伏折腰,根系裸露,叶片受损,落花落果,病虫害发生严重等现象。



二、台风暴雨天气对槟榔园的影响分析

水土流失:山地和使用除草剂多的槟榔园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现象,还有就是没有做平台的山地槟榔种植园,容易引起水土流失。

积水:低洼地和水田地槟榔种植园容易积水。


树体倒伏折腰:对于没有防风林的槟榔园,或者在台风口的槟榔园,槟榔容易出现倒伏折腰现象。刚定植的槟榔苗或树龄小的树,容易受台风影响出现倒伏现象。

根系裸露:经常使用除草剂,且地表没有杂草覆盖的园地容易受雨水冲刷,导致根系裸露严重。山地种植园,受雨水冲刷严重,地形、坡度也是根系裸露的主要原因。

叶片受损台风天气,叶片摩擦增加,容易受伤,出现缺口,进而引发病原菌感染。

落花落果:槟榔是风媒授粉,风力大,雨水多,容易引起槟榔授粉不良,造成槟榔后期落花落果。



三、台风暴雨后主要病虫害

1、藻斑病

该病可危害槟榔树干、叶柄、叶鞘和叶片,破坏叶和茎部的表皮层。在叶柄和茎干上的病斑较多而密集,常汇合成不规则形的较大病斑,严重发生时可引起槟榔长势衰弱。雨水天气容易引起此病发生,同时种植密度大、湿度大的槟榔园也容易感染此病。



防治:加强肥水管理,提高树体抗性,减少病原菌感染,发病初期,使用40%苯醚甲环唑悬浮剂1500倍液防治,发病中期使用28%丙环唑·醚菌脂悬浮剂1500倍液防治。 

 

2、槟榔炭疽病 

  此病病菌可为害叶片、花序和果实。由于为害部位不同,呈现的症状也不相同。初期呈现暗绿色水渍状小病斑,随后变褐色,有云纹状。病斑多时,可像麻点般遍及整个叶片。病菌主要借风雨传播到健康植株上,从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寄主,致使寄主发病。因此病害多发生于多雨高湿季节。槟榔园施肥不合理,使植株生长衰弱时,抗病能力下降;或荫蔽度过大,使通风透光差、湿度大、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发展。


 

防治:加强槟榔园田间管理,合理施肥,促使植株生长健壮,增强抗病能力。苗圃要通风透光,降低湿度,不要用病叶搭棚,以减少侵染来源。搞好田园卫生,清除槟榔园内的病死叶片和落地的花枝、果实等,将病组织集中烧毁或掩埋发病初期可选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叶面喷施发病中期选用43%戊唑醇悬浮剂2000倍液,危害中后期选用50%丙环·咪鲜胺微乳剂2000倍叶面喷施,可达到有效防控。

 

3、槟榔细菌性条斑病 

  病菌主要侵染各龄槟榔的叶片,也能为害叶鞘。病斑初期为暗绿色至淡褐色、水渍状的椭圆形小斑点,或形成1~4毫米宽的短条斑,黄晕明显,病斑穿透叶片两面。在潮湿条件下,病叶变褐破裂、枯死。本病的主要侵染来源是带病种苗、田间病株及其残体。病菌主要靠雨水和水流传播,尤其是台风雨,能使病菌远距离传播,是本病流行的主导因素。本病害周年可发生,但以下半年高温多雨、又是台风发生季节,病害发展快。发病的高峰期通常出现在8~12月 



防治:建立完整的防护林网,防止台风雨的迅速传播设置排水系统。加强田间管理,合理施肥,防止偏施氮肥,排除积水,清除病株残体发病初期,进行药剂防治,每隔7天喷施1次,连续喷施2-3次。可选用:12%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000-1500倍叶面喷施,2%雷霉素可湿性粉剂600-800倍液叶面喷施,20%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000-1500倍液叶面喷施。


4、槟榔大茎点霉叶斑病 

   发病初期,叶片上呈现黑褐色的小斑点,随后病斑扩大呈不规则形大病斑,长约0.5-2.0cm,病斑中央灰白色,边缘深褐色,病斑上密生黑色小点(病原菌分生孢子器)。本病常见于多雨高湿季节,园内病株及其残体为初侵染源。在外界条件适宜时,病残体中的菌丝萌发产生分生孢子,可通过风雨、流水和农事操作进行传播,从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寄主。病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,造成再次侵染。


防治:加强槟榔园日常栽培管理,合理密植,合理施肥浇水,提高槟榔植株抗逆性,减少病菌侵染。人工剪除发病严重叶片,集中烧毁或掩埋,减少病情传播扩大。发病初期使用70%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叶面喷施,或者用43%戊唑醇悬浮剂2500倍液叶面喷施,发病中期选用40%苯醚甲环唑悬浮剂3000倍液叶面喷施或者用28%丙环唑.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叶面喷施。

 

5、槟榔芽腐病 

感病的心叶轴最初发黄,后变褐下垂,心叶幼嫩组织腐烂,有臭味,造成芽腐症状,受害心叶很容易拔起。雨水季节发生严重,容易受风雨传播病菌。


防治:发病初期使用精甲·百菌清 440克/升悬浮剂750倍液叶面喷施。

 

6、根腐病 

 该病感染后造成根及茎基部坏死腐烂,植株萎蔫,最后整株死亡。槟榔根部受害后,地上部叶色变黄萎蔫,生长势差。挖出病株,根部染病部位变成黄褐色或腐烂,维管束坏死。  


防治: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,施足基肥,提高植株抗病性;改善排水系统,排除积水,注意通风透光;发现园内零星病株,及时清除并予以焚毁,减少初侵染源。化学防治一般挖除病土并淋灌70%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%克菌丹500倍液杀菌剂,控制病害发展。 

 

7、红脉穗螟

红脉穗螟在槟榔上主要以幼虫食害槟榔的花穗、果实及心叶。花穗受害最为严重,幼虫在槟榔未展的花穗上取食,并分泌丝状粪便,将食物残渣和花缀成簇,使花穗不能正常开放,未能展开的花穗枯死,受害较轻的花穗展开后,能开花结果,但果实容易脱落。 

  在盛果期,幼果和中等果也容易受幼虫为害,幼虫一般是蛀果为害,蛀食果实内的种子和部分内果皮,受害果实内有1~2幼虫,幼虫也会啃食外表皮,造成流胶或形成木栓化硬皮,影响果实品质。 


防治:合理施肥灌水,增强树势,提高树体抵抗力;在冬季结合清理槟榔园,把园内的枯叶和枯花、落果集中烧毁或堆埋。花期和幼果期应用苏云金杆菌乳剂和苦楝油混用,防治红脉穗螟有很好效果。在幼虫出现的高峰期喷施5高效氯氟氰菊酯8000-1000倍液或溴菌氰1000倍叶面喷施,效果较好。 

 

8、椰心叶甲 

主要为害未展开的幼嫩心叶,成虫和幼虫在折叠叶内沿叶脉平行取食表皮薄壁组织,在叶上留下与叶脉平行、褐色至灰褐色的狭长条纹,严重时条纹连接成褐色坏死条斑,叶尖枯萎下垂,整叶坏死,甚至枯顶


防治:危害初期使用20%氯氟·噻虫安悬浮剂1000倍液叶片喷施防治 或者20%吡蚜酮·噻虫胺悬浮剂1000倍液叶面喷施

 

9、黑刺粉虱 

该虫若虫群集于槟榔、椰子树叶片背面固着吸取汁液,并诱致煤烟病发生,使叶背一片污黑,严重发生时可使叶片变黄,甚至干枯,直接影响生势。 


防治:危害初期使用5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-1500%倍液叶面喷施,危害严重期使用30%噻虫嗪·噻嗪酮悬浮剂600-1000倍面喷施可有效防控。

 

10、蚧壳虫类 

主要有吹绵蚧圆蚧、粉蚧矢尖蚧蚧等。虫以其若虫及其雌虫吸取寄主植物的叶、茎、果实及根的汁液,被害叶片发黄,变色,软化,后至凋萎;此部分种类虫分泌的蜜汁,可诱发煤烟病。 

粉蚧

防治:当若虫出现初期,用5%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叶面喷施。当若虫出现高峰期,用30%毒死蜱水剂1000-1500倍液喷施或者用25%氯氟·噻虫胺悬浮剂1000-1500倍液叶面喷施1-2次,7-10天1次。方可有效防控。

 

四、台风暴雨灾害后槟榔园如何管理 

  对于积水严重的槟榔园尽快做好槟榔园的开沟排水工作,对于被洪水损害严重的槟榔园,做好扶正、培土工作,避免根系裸露,影响槟榔的生长,尽量减少落果。 

  对受涝槟榔园及时疏通排水,进行中耕松土,避免死根烂根。及时扶正被冲果树,培土护根,清除树冠上的杂物,冲洗泥渍。 

 对浸泡时间长、受灾严重的槟榔园,在固树复势的同时,进行土壤消毒,可以适当将下部叶片尾稍砍去2/3,减轻树体负担,促进恢复生长。 

 

更多的槟榔行业资讯、价格行情、种植技术分享和行业资源对接,请关注槟榔帮帮网微信公众号。

↓↓↓

完整功能请扫码至移动端体验!